首页
>新闻资讯>企业要闻
致敬劳动者——记中国能建北京电建技术创新排头兵赵硕的成长之路

      初见

      2003年七月,一个背着行囊,身形挺拔又略显消瘦的青年,脸上带着几分憧憬、几分兴奋、几分好奇踏入了北京电建的公司大门,他就是来自河北固安县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赵硕。培训结束后赵硕主动提出要求到基层的一线工程中去。怀揣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,赵硕来到了当时公司最偏远的内蒙古托克托二至四期2X600MW发电项目部,成为了一名热控工地班组的施工员,负责仪表设备安装工作。从这里起步,赵硕开始了他十七年扎根基层、坚守一线的工作生涯。

      成长

      十七年里,赵硕跟随着北京电建的施工足迹转战在托电、锦界、余姚、保定、呼伦贝尔、宁德、五彩湾、府谷等十几个项目部的施工一线,他在仪表设备安装、技术管理、机组调试、质量检验、设备检修等方面将热控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,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热控专业方面的技术能手。

      从一名基层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专业经理,赵硕秉持着干一行、爱一行、专一行的理念,将十几年的青春时光专注在热控专业里,除了一心扑在专业上的专注以及善于钻研的韧劲儿以外,伴随在他身边的最重要的是两大法宝:“病历本”和“百宝箱”。
      刚下基层的时候他每天随身带一个小笔记本,在班组遇到什么问题向老师傅请教的时候,就把这些“疑难杂症”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记在本上,他戏称其为项目的“病历本”。再后来,随着他逐渐成长,他的笔记本里也记录着他工作中的心得体会、小知识点,几年下来,这些满载着一线工作经验和记录的小本子攒了一摞。这些病例本不仅在以后的工作中为团队处理问题提供了借鉴实例,也为日后赵硕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供了大量的数据。

      第二件法宝就是他的“百宝箱”,跟赵硕在一线作业的同事发现他身边总带着一个不起眼的工具箱。起初大家对这个工具箱不以为意,后来发现在检修中时常会有一些小配件貌似平常,但非常难匹配。这个时候他总能在他的工具箱里信手拈来。时间长了,大家才发现里面的门道。这箱子里除了常用的工具,大部分是他平时收集来的各种型号的螺丝钉、密封圈、垫片、电器元件等等。这就保证了他总能及时解决问题,纷纷交口称赞:“小小工具箱,实为百宝箱,箱里藏妙方,检修心不慌!”

      正是这种谦虚向学、勤于钻研、善于积累的劲头,使他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,从基层施工人员走上了工程施工管理岗位,生动展现了年轻人扎根一线,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的成长历程。

蜕变

      赵硕秉持着专注、专业、奋斗、奉献的精神,为电建企业专业技术领域的排头兵,先后承担了十余个发电厂建设、检修工程热控专业的技术工作,通过这些年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,在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两篇。带领技术团队在高安屯燃气热电机组分部试运阶段,处理设计和设备缺陷160余项,为机组高质量移交创造了条件;在蔚县电厂、大唐丰润2号机组检修等工程项目中,先后解决施工中的生产技术难题23项、研制和改进新技术新工艺6项,为公司创造价值近百万元。成功研制出的仪表管路校准仪小巧灵活、快速准确,投用后,大大提高了仪表管路配置的正确率和工效,不仅保证了施工进度,还累计创效达40多万元,这些成果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      成才

      多年辛勤浇灌,终成参天栋梁。赵硕主笔编写的创新项目,连续获得2017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,2018年(第十届)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三等奖,2018年度电力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三等奖。作为发明人,他以《滤布纠偏信号触发装置》、《便携式仪表管路校准仪》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。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授予赵硕“首席员工”荣誉称号。2020年被公司推荐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候选人。

      面对荣誉,难能可贵的是赵硕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,他说:“是否被评为劳模都不重要,最重要还是要立足本职工作,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,我将会珍惜荣誉,再接再厉,戒骄戒躁,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绩,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为公司的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”

      感恩

      问及获得这些荣誉和成果的感受时他说:“这么多荣誉给我,说实在的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我只是做了一个职工的本分,“军功章”里有我妻子的一半,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地工作,无数个万家团圆的节假日我都要守在一线,家里的老人、孩子都是她无微不至的的照顾。另外我还感恩周围的同事、师傅,感恩我的企业,没有师傅们的传帮带,没有各级领导和创新团队的鼎力支持,没有公司为我们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,就没有我今天的这些成绩。一切荣誉最终还要回归平淡,最能彰显劳动魅力的地方,还是工作一线。”

      赵硕是这么说的,更是这么做的。2019年公司对“赵硕创新工作室项目组”进行表彰,他与项目组成员一致决定,从奖励中拿出5000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,以支持公司技术创新工作,还主动向公司工会组织的“一元捐、十元捐”职工温暖基金捐赠5000元,用以帮扶公司困难职工。“公司是我们每个人的家,每名同事都是我们的家人,帮扶困难的亲人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?”朴实的话语令所有听者为之动容。

  十七年的时光足以使一颗生于毫末的幼苗长成苍翠挺拔的大树,十七年的时光让那个青涩的如风少年变成了如今企业的中流砥柱,十七年的时光里,赵硕始终扎根基层、扎根一线,把热爱注入这片厚重的土地。人生的赛场上,胜利者并非起点最高的那一个,而是最懂得坚持、持续发力的那一个,赵硕正是后者。赵硕以青春之奋斗、青春之汗水笃行担当,胸前的党徽映出一个劳动者的激情和不懈前行的身影……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